“簽下責任書那刻,我這個無職黨員終于找到了服務村莊的舞臺!”前不久,在賈汪區江莊鎮黨員代表座談會上,一位普通黨員分享了他的感悟。窗外蟬鳴陣陣,會議室里卻涌動著比盛夏更熾熱的激情——這是該鎮實施黨員分類管理后煥發的新氣象。
今年以來,江莊鎮以“四個精準”為重要抓手,創新黨員分類管理模式,激活黨員隊伍“紅色動能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活力。
江莊鎮堅持“一黨員一畫像”原則,通過走訪調研、信息采集等方式,建立黨員信息庫,分析每名黨員優勢,研判其適合干什么、想干什么、能干什么,制定分類管理手冊,明確各類型黨員履職清單。
“王師傅水電維修是把好手,張大姐調解糾紛有口碑……”翻開黨員信息庫,江莊鎮黨委組織委員王潤程如數家珍,“這是記錄著全鎮888名農村黨員及30名后備力量的專屬檔案,實現黨員底數清、管理情況明,為后續精準施策打下了堅實基礎。”
記者翻閱信息庫發現,每名黨員都像被裝上了“定位系統”:在職黨員、無職黨員、銀齡黨員、流動黨員等6種類型,每個人的專屬檔案里都記錄著基礎信息、工作情況、能力特長、興趣愛好等。他們有的負責監督村容村貌,有的牽頭政策宣講,每名黨員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。
“在外地打工,黨組織還記掛著我,幫我聯系家鄉的就業項目,真是太貼心了!”流動黨員小徐說。
江莊鎮重視對流動黨員的組織關愛,嚴格落實“外出必報告、日常必聯系、返回必匯報”機制,健全“雙向聯動”共管體系,鼓勵流動黨員發揮橋梁紐帶作用。目前,該鎮已有16名流動黨員成功引進貓抓板加工、手工鉤織等3個“家門口”就業項目,帶動78人實現穩定就業。
走進大路村“家門口就業基地”,縫紉機的“噠噠”聲與村民的歡笑聲交織成鄉村振興的交響曲。村民田艷正麻利地制作貓抓板,額角沁著汗珠卻掩不住笑意:“在家門口上班,既能照顧家庭,又能增加收入,日子越過越有奔頭!”
江莊鎮秉持因事定崗、技能定崗原則,科學設置產業發展指導崗、政策理論宣講崗、村規民約監督崗、人居環境整治崗4類崗位,讓無職黨員找到了施展拳腳的舞臺。
“組織無職黨員依據自身特長主動認領崗位,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,簽訂《認領崗位責任書》,激發內生動力,實現有崗可為。”王潤程介紹,通過設崗定責,實現了從“無責”到“有責”、從“無位”到“有為”的轉變。據了解,目前該鎮已有186名無職黨員踴躍“上崗”,讓無職黨員在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、產業發展的項目現場、基層治理的村頭巷尾扛起責任、大顯身手。
每月的“黨員說事日”, 杏窩村黨群服務中心總是座無虛席。黨員們圍繞村道拓寬、垃圾分類等議題展開討論,發言記錄本已寫滿幾大本。“現在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熱情特別高。”村黨總支書記魏波說。
江莊鎮強化人文關懷和正向激勵,每月固定學習日開展“黨員說事”活動,每季度分片區召開黨員代表座談會,每年春節期間開展“黨支部書記見黨員”活動,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;注重加強對黨員分類管理結果運用,選樹一批“農村先鋒黨員”,并積極推薦入選“賈汪正能量 身邊好榜樣”。
“目前已有75名黨員成功入選‘賈汪好榜樣’,79戶家庭參與‘整潔有序人家評選’,形成‘點亮一盞燈,照亮一大片’的示范效應。”江莊鎮黨委書記王廣東說,黨員分類管理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結出了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。本報記者 李權 張雷 通訊員 張藝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