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4日,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演一場生命接力——市委辦公室信息處四級主任科員、“95后”青年黨員施亮亮在此捐獻造血干細胞,為一位素未謀面的“00后”女性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。
下午3時,捐獻結束。這一刻,他成為江蘇省第1631例、鹽城市第143例、市直第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捐獻過程中,他深刻體會到了生命的力量——它是如此脆弱,卻又那么頑強。“僅僅因為這一袋血液,遠方的患者就能重拾夢想。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如此微妙而強大。‘人’是一撇一捺,正因為有了彼此的幫助,生命才得以延續和豐富。”
施亮亮熱心公益,富有愛心。自2017年起,他堅持每年參加無償獻血,累計獻血量達2700毫升。2021年的一次獻血中,當得知造血干細胞能救治血液病患者時,他便伸出手臂留下8毫升血樣,毫不猶豫填寫了入庫志愿同意書,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,成為一位守護生命的“預備戰士”。
今年年初,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致電施亮亮:他的造血干細胞與患者初次配型成功了。施亮亮沒有絲毫猶豫,第一時間表達了非常樂意幫助患者的捐獻意愿。“那一刻,我內心的激動很難形容,但我知道,我的捐獻可以挽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,讓他得到重生的機會,這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。再說,救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!”
之后,他順利通過高分辨血樣檢測和全面體檢,并收到了采集通知。隨著捐獻日期的臨近,他的心中除了期待,也多了一份使命感。為了以最佳狀態去完成這場“生命救援”,施亮亮開啟“自律模式”,嚴格調整飲食作息,堅持健身鍛煉,讓自己身上的造血干細胞都充滿“生命力”。
6月18日上午,市委辦公室聯合市紅十字會共同舉行施亮亮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會,致敬他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初心使命、展現新時代黨辦干部責任擔當的善舉。入院體檢、注射動員劑……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期間,每向前走一步,施亮亮心中便多了一份堅定。
終于到了正式捐獻這天。6月24日,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,血細胞分離機規律運轉的嗡鳴聲中,施亮亮靜靜躺在采集床上。深紅色血液順著導管緩緩流出,經過精密分離,310毫升承載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,正爭分奪秒送往千里之外等待重生的患者身邊,為患者生命續航。
造血干細胞采集前夜,施亮亮還給“親愛的妹妹”寫了一封信,祝她“早日康復,重拾歡笑”。他在信中寫道:“能夠成為你康復路上的一縷微光,是我們的緣分,也是我的榮幸。造血干細胞捐獻對我來說只是短暫的付出,但對你卻意味著全新的希望,這份生命的饋贈讓我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善意與聯結。你的勇敢抗爭,同樣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堅韌。”“康復之路或許漫長,請記得,在遠方有一個和你血脈相通的哥哥,始終為你加油、為你祝福。造血干細胞就像生命的種子,只有你的堅持才能支撐這顆種子生根發芽,期待某天聽到你痊愈的好消息。我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,就像禮物上的寓意一樣,‘時來運轉、平安喜樂’,去擁抱屬于自己的嶄新生活吧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施亮亮在初為人父、正需陪伴家庭時,卻在生命與時間的賽跑中,放下對“小家”的牽掛,以“大愛”毅然選擇捐贈,為他人點燃生命希望。而他的背后,有理解支持的家人與團結互助的單位集體作為堅強后盾。“妻子雖在月子中,卻仍然鼓勵我勇敢地去捐獻,父母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,單位同事更是接力完成我手頭的工作。”說起背后的支持,這位鐵骨漢子眼眶泛紅,“正是家人與集體的理解,讓我能心無旁騖完成這場生命接力。”
捐獻成功后,施亮亮收到患者家屬飽含熱淚的感謝信:“感謝救命恩人,是你挽救了我們家,讓我們的孩子能走出無菌病房,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。”這些話讓他感慨萬千:“原來我的舉手之勞,真的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。”
“我們常說‘為人民服務’,這不是一句空話,而是在他人需要時,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。”作為市紅十字會授予的“鹽城市愛心大使”,他計劃聯合單位開展造血干細胞入庫宣傳活動,以激勵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,“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。我們或許只是陌生人,但在某些瞬間,生命卻可以交織在一起。”
記者感言:
凡人善舉演繹生命拯救
310毫升“生命火種”,傳遞的不僅是延續生命的希望,更是共產黨員“關鍵時刻豁得出來”的莊嚴承諾,展現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。當紅十字精神與黨員擔當在血脈中交織成光,施亮亮用實際行動證明:平凡人的善舉,也能成為照亮他人生命的曙光。如今,他的故事正在鹽城悄然傳揚,感召著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,讓生命的接力棒持續傳遞。□記者 陸榮春 文/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