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 朱若冰 記者 朱秋霞) 粽香艾草傳溫情,銀齡攜手話安康。近日,鎮江市青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蔣喬街道五洲山村,舉辦了“田園守望耆老同行——農村低齡助高齡老人慈善服務項目”端午主題活動,20余名低齡與高齡老人攜手提前度佳節。
活動在“端午民俗小課堂”中開啟,社工講述了端午起源與習俗,老人們聽得入神。隨后的“趣味猜謎”環節,更是氣氛熱烈。“身披綠衣裳,肚里珍珠藏——打一食物!”“粽子。”86歲的李奶奶率先搶答。
“投壺射毒樂翻天”區域,老人們分組競技。低齡志愿者王大爺精準投中竹箭,引得陣陣歡呼;“射五毒”游戲中,78歲的張爺爺笑稱要把霉運趕跑。傳統游戲與現代康樂理念結合,既鍛煉手眼協調,又寄托健康期盼。
粽子的文化密碼,藏在《楚辭》的墨香里,流淌在汨羅江的碧波中。糯米與箬葉的樸素組合,是鄰里互贈的溫情見證,是母親手把手教子女包粽子的家風傳承,在這里,也是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跨越“代溝”、共享晚年的橋梁。“巧手傳情”環節,銀齡志愿者與高齡老人結對包粽子、共同制作驅蚊花束。73歲的劉阿姨將作品送給結對伙伴:“自己做的更有心意!”
鼓勵低齡健康老人參與社會服務,尤其是照顧高齡老人,是推動積極老齡化的重要實踐。這一模式通過激活老年人的社會價值、促進代際互助和優化養老資源配置,為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農村養老難題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。由鎮江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資金共同支持的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中,由鎮江市青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施、落地鎮江高新區蔣喬街道五洲山村的“田園守望耆老同行——農村低齡助高齡老人慈善服務項目”正是從這一視角切入。
該項目負責人介紹,“田園守望”項目開展五個月,目前已組建20人低齡老人志愿隊,累計服務高齡老人13次。除節日活動,項目還通過知識講座提升高齡老人健康意識、入戶模式提供個性化幫扶,并為部分特困老人制定了專屬照護方案。未來,項目將持續深耕鄉村互助養老,為農村養老難題探索更多現實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