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臨仲夏,時清日復長。當艾草的清香漫過街巷,江陰—靖江工業園區以“我們的節日·端午”為主題,創新融合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,通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,掀起“品古韻、傳文脈、暖民心”的節日熱潮,讓千年端午文化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。
誦讀經典傳薪火
5月26日,四圩村農家書屋內書聲瑯瑯,“端午讀經典 傳承華夏情”主題閱讀活動在此熱烈開展。村民們手持古籍,深情誦讀《離騷》《楚辭》中的經典篇章,在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的詠嘆中,感受屈原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,品味傳統節日的深厚底蘊?;顒蝇F場,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,從端午起源講起,生動詮釋掛艾草、佩香囊、賽龍舟等民俗背后的文化密碼。當村民們分享起裹粽、制香囊的童年記憶時,那些帶著鄉土氣息的端午故事,串聯起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。“這樣的活動既有文化味,又有人情味!”村民李阿姨的感慨,道出了眾人的心聲。
粽香傳情暖人心
取二三片粽葉,正面朝上排好,用手捏住兩頭,環成一個圓錐形……蓮沁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粽葉翻飛、糯米飄香,“粽葉飄香 與愛同行”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踴躍參與。經驗豐富的“包粽能手”指尖翻飛,粽葉在她們手中化作精巧的漏斗;初學者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導下,逐漸掌握“一折一卷、一纏一繞”的訣竅?,F場的少數民族居民,將各自家鄉的特色美食文化融入其中,讓傳統習俗綻放多元光彩。當一個個飽含心意的粽子打包完畢,社區志愿者將這份溫暖送至殘疾人、困境兒童家中。粽葉裹住的不僅是糯米餡料,更是社區對特殊群體的深切關懷,讓端午的溫情在社區流淌。
銀齡雅韻續傳承
江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靖江市家有兒女愛心志愿者協會開展“扇影搖端午 銀齡同書歲月長”主題活動。志愿者以生動的故事為引,帶老人們穿越千年,探尋端午文化的根脈。從屈原投江的悲壯傳說,到各地獨具特色的節慶習俗,每一個知識點都引發熱烈討論。老人們興致勃勃地分享起記憶中的端午:外婆親手縫制的香囊、父親帶著觀看的龍舟賽......這些珍貴回憶,成為傳統文化最鮮活的注腳。在手工團扇制作環節,老人們精心挑選花材,將艾草、干花等端午元素巧妙裝點扇面。一柄柄別具匠心的團扇,不僅是對節日的美好祝愿,更承載著銀發族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守護。
從書香雅韻到粽香四溢,從文化傳承到愛心傳遞,這些充滿煙火氣與文化味的端午活動,不僅讓傳統節日煥發新活力,更凝聚起鄰里相親、守望相助的社區溫情,繪就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。